佛教在線寧波訊 11月4日-7日,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在浙江佛學院太虛大講堂舉行。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佛學院的共28位法師會在四天中,以“慈悲·圓融·宏博”為主題,依據佛教經典,圍繞“如何安頓身心”“如何建立信仰”“如何認識因果”“如何利益眾生”“如何依教修學”五個主題進行相關闡釋。
11月7日上午,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第五場講經交流會在浙江佛學院太虛大講堂開演。
主持人: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光泉法師
五位講經法師依據《華嚴經》、《佛說八大人覺經》、《普賢行愿品》等經典,依次圍繞“如何利益眾生”主題,結合自己的學修體會、現代社會現象和身邊事例,闡述利益眾生的動機、方法和途徑,給在場的500多名聽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法筵。
寂妙法師
佑勝教寺常住
釋寂妙在宣講中提到在他看來,建立道場、安住道場是利益眾生,無問自說、講經弘法是利益眾生,不生疲勞、殷勤勸說是利益眾生,佛佛互贊嘆,僧團六和合也是利益眾生。
惟愿法師
長沙開福寺法師
惟愿在宣講中分享道:我們要將自己的身體、受用和善根都用來利益眾生,幫助別人。要斷掉對善根、受用和身體的貪著,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修煉,也可以以這種方式去利益這些眾生。
常濟法師
廣西河池大廠鎮觀音禪寺維那
常濟在講經中,提到要時刻保持靈魂三問: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想獲取什么,只有明白自己所求,才能運用一切可實踐的途徑去成就自我和利益眾生。
道生法師
甘肅省平涼崆峒山法輪禪寺
道生法師在講經中提到,我們要把持戒的威儀和內心的安詳供養給眾生,用個人榜樣的力量攝受眾生,這就是利益眾生。規范自己,善待一切,減少惡緣,也是對自己的慈悲。
戒覺法師
浙江佛學院(總部)學僧
戒覺在講經中所依經典為《普賢行愿品》。他認為,眾生是諸佛菩薩學佛成佛的根本,這也是佛弟子要利益眾生的原因所在。利益眾生應當學習普賢十大愿,具足正見,通達方便,恒度眾生。
每位講經法師在宣講完畢后,與現場聽眾進行了互動,圓滿回答現場居士和法師所提的問題。講經現場座無虛席,大眾聽經認真,虔誠地感受佛法所帶來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進行點評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法師對五位講經法師的精妙演說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從對經文義理的理解、講經說法的威儀等方面進行了點評。明生法師說:五位法師研讀經典,結合自己修行體悟和身邊的事例,為我們展示了很多利益眾生的方式方法,不但演講非常生動,舉的例子也非常生動。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是佛弟子光榮職責,責無旁貸。
內容標簽: 眾生 講經 利益 法師 佛教


獻給世界,你的真心,以致來世,以致未來
新國學理論
沒有神的世界
基督教對中國現代化的意義
基督教中國化對于東西方社會的意義
什么是宗教融合
人性之聲HK--悲慘世界
人性與是非善惡
關于美與藝術的內在原理之摘抄
成長五段論
宗教裁判法
對義務教育的批判
社會仿生的原理
基礎設施的公眾化
史書重修的一個原則
重修虛幻愚民的歷史記載